
熱門文章
- 臨沂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_臨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024-11-25
- 人才培養項目申報_人才培養項目申報理由2024-11-25
-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_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2024-11-25
- 申請高新技術公司_申請高新技術公司中介2024-11-25
- 如何申報非遺項目_如何申報非遺項目范本2024-11-25
- 廣東省人文社科省級課題項目申報_廣東省人文社科省級課題項目申報流程2024-11-25
商標異議申請的形式審查及問題分析
商標異議申請的形式審查及問題分析
一、符合受理條件的基本要求
(一)有明確的被異議商標
1.準確有效的商標初審信息。異議申請書中的“初步審定號”和“初步審定公告期”兩欄經常有填錯的情況,為盡量避免誤解,減少上述問題的發生,商標局近期剛剛修改了《異議申請書》和《撤回商標異議申請書》,將“初步審定號”一欄修改為“商標注冊號”。
2.異議申請書、異議理由書、委托書、初審公告中被異議商標信息一致。
3.異議申請書是最核心的意思表示。異議程序依申請人的申請而啟動,申請書式包含了申請人的意思表示,若沒有此意思表示存在,該申請便不可能產生引發異議程序的啟動,也就是說申請人應對其提交申請的正確性和完整性負全部責任。
(二)在法定異議期限內提出
1.《商標法》第三十三條:對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
2.《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九條、第十二條:計算方式。
3.被異議商標初審公告前也不能提出異議。
(三)異議人的主體資格適格
《商標法》修改后對異議申請人的主體資格進行了限制,這一變化是對商標異議程序尤其是商標異議申請的形式審查做出的一項重大調整。
《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項:商標異議申請人主體資格、異議理由不符合商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商標局不予受理,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因此,異議人以相對理由提出異議申請,不僅要提交作為在先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的證明,而且該證明文件應當能初步證明異議人具備在先權利或利害關系。
(四)異議理由符合法律規定
1.嚴格遵守《商標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不突破文義解釋。
2.《商標法》第七條、第四十四條以及《民法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等不是法定異議理由。
《商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對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在先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的,或者任何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可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鄙鲜鰲l款是商標法第三次修改時增設的內容,旨在限制異議范圍,明確異議程序定位。該條款無論從立法本意還是從文義解釋來看,都是封閉列舉,當事人不能類推或參照援引商標法的其他條款或其他法律來提出異議。對超出該條規定范圍以外的爭議,應由其他程序解決。
(五)有明確的事實依據
異議人應當在異議申請中對異議理由和事實依據進行明確闡述,提出自己的意見。異議申請應當明確相關在先權利或利害關系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權利類型、權利主體、權利客體等,并提交有關證明文件。
異議申請中僅援引有關法律條款,但未對理由和事實依據進行明確闡述的,不能視為具備明確的異議理由和事實依據。
注意:即使主張絕對理由也必須有明確的事實依據。不可以僅是簡單堆砌條款。
(六)異議申請材料的形式要件符合法律規定
現《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下列材料一式兩份:
1.商標異議申請書(有明確的請求和事實依據);
2.異議人的身份證明;
3.異議人的主體資格證明(以相對理由提出異議時)
異議申請書應使用商標局的固定書式,并按要求規范填寫。
異議人為自然人的,不可以將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等同于身份證明文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規定,居住在境內的中國公民,個人身份證明文件為居民身份證或者臨時居民身份證。個體工商戶是自然人對外從事工商經營活動的資格,是個體經濟的一種法律形式,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是主管機關發給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資格文件,不能等同于自然人的身份證明文件。
(七)依法繳納異議規費
在目前仍存在代理機構預存款賬戶的情況下,代理機構應按照提交的商標業務類型及數量,及時足額繳納費用。因每項商標業務的審查時間不同,扣款順序客觀上無法和申請各項商標業務的時間順序一致,請隨時關注賬戶余額。
二、異議申請不予受理的主要情形
異議形審處會對每一年的異議申請不予受理,特別是不予受理之后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情況進行梳理。異議申請不予受理的主要原因包括:
1.申請人主體資格、異議理由不符合商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
2.無明確的異議理由、事實和法律依據的;
3.未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的;
4.未繳納費用的;
5.期滿未補正的或者不按照要求進行補正的。
6.法律依據:《商標法》第三十三條以及《實施條例》第十四條、第十八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
2016年異議申請不予受理原因統計
2016年,商標局共發出商標異議申請不予受理通知書1382份,通知書中引用不予受理原因累計共計1398條(有的異議申請因兩種以上原因而被商標局作出不予受理決定)。異議申請不予受理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主體資格不符合《商標法》第33條的規定(810條,約占57.94%);二是異議人未按規定繳納異議規費(25條,約占1.79%),三是缺少明確的異議理由和事實依據(15條,約占1.07%);四是未在法定異議期內提交異議申請(177條,約占12.66%);五是異議人未按規定補正(76條,約占5.44%)。
2017年異議申請不予受理原因統計
2017年,商標局共發出商標異議申請不予受理通知書1521份,通知書中引用不予受理原因累計共計1581條(有的異議申請因兩種以上原因而被商標局作出不予受理決定)。異議申請不予受理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主體資格不符合《商標法》第33條的規定(787條,約占49.78%);二是未在法定異議期內提交異議申請(200條,約占12.65%);三是未按規定繳納異議規費(108條,約占6.83%),四是未按規定補正(105條,約占6.64%);五是缺少明確的異議理由和事實依據(39條,約占2.47%);六是其他(342條,約占21.63%)。
2016年,因不服商標局作出的異議申請不予受理決定,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共223件,行政訴訟10件。2017年,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156件,比2016年減少67件;提起行政訴訟10件,與2016年持平。
自2014年新法實施以來,“主體資格不符合《商標法》第33條規定”一直是行政爭議的核心焦點,因主體資格問題引發行政爭議的比率一直偏高,該條原因在引起行政復議原因中所占比率也遠遠高于其他(見下圖)。2017年,該比率首次下降至90%以下,各類行政復議案件數量自新法實施以來首次呈現下降趨勢(2015年196件,2016年223件,2017年156件),前期理論研討工作初見成效。但仍有部分異議人和代理機構對新法規定理解始終不夠準確。
近三年行政復議主要原因比較
三、異議人主體資格的審查
(一)身份證明和主體資格證明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不予受理情形中所指的“主體資格”,是指《商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啟動異議程序的主體資格;以相對理由提出異議的,主體資格證明是指《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異議人作為在先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主體資格證據,其與“身份證明”是并列的關系,均屬于必須提交的申請要件,不具有互相替代可選擇性。異議人的身份證明是證明異議人身份的文件,如自然人的身份證、護照,法人及其他組織的營業執照、社團法人登記證書、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等。除主張姓名權外,絕大多數情況下,身份證明不能代替主體資格證明,認為“主體資格證明是身份證明文件”是對法律法規的理解錯誤。
(二)作為在先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的主體資格證明不屬于《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所規定的補充證據范圍,應當在法定異議期內提出異議申請時提交
新法實施后,已生效的知識產權法院(2015)京知行初字第2746號行政判決書和(2016)京73行初2286號行政判決書也明確認定“以相對理由提出異議申請時,異議申請人應當提交相關證據證明其為在先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渡虡朔▽嵤l例》第二十七條雖然規定了當事人在提交異議申請后3個月的證據補充提交期限,但其前提仍在于,當事人提出的異議申請首先應當符合受理條件。對于證明異議人為在先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的相關證據材料,是異議申請人在以相對理由提出異議申請時,應當同時提交的必備的主體資格證明,不屬于《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所規定的可以在3個月補充期限內提交的證據材料”。
這一點與商標評審委員會《法務通訊》總第69期(2017年4月)“2016年商標行政復議工作總結及商標行政復議典型案件評析”一文行政復議典型案件評析部分所闡述的觀點并不矛盾:“只要異議人在三個月的法定異議期限內提交了符合《商標法》關于異議人主體資格要求的證據材料,被申請人均應予以受理,而不論異議人是在首次提起異議申請時提交的還是以補充證據材料名義提交的。而在法定異議期限屆滿后的補充證據階段,提交異議人之前未提交的主體資格證據不予認可,否則對被異議人顯失公平?!?/p>
由于期限壓力,申請人提交異議申請時提交可能無法提交完整的證據。需要明確的是,在異議形式審查中并不需要在先權利可以得到實體支持的大量證據,而僅需要在先權利的少量證據以及此在先權利歸屬于異議人的證據。在提交適格的主體資格證明后,異議人完全可以在三個月補充期內再提交大量的在先權利證據以提高在實體審查中得到保護的幾率。
(三)提交的主體資格證明應當具有針對性和相關性
1.形審判斷:時間節點是提出異議申請日期;
2.主體資格證明與異議申請所援引的條款有直接聯系:
(1)第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三款:馳名商標保護;
(2)第十五條:防止因代理關系、代表關系或其他合同、業務關系導致商標被搶注;
(3)第十六條第一款:地理標志保護;
(4)第三十條:在先初步審定或注冊商標權保護;
(5)第三十一條:在先申請商標權以及同日申請使用在先的保護;
(6)第三十二條:禁止損害各種在先權利,禁止搶先注冊他人已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3.利害關系人的認定
利害關系的范圍不宜過小或過大,應在保障異議權和防止濫用異議權之間取得平衡,還需考慮舉證上的可行性和便利性。例如,在先商標權的利害關系人包括但不限于:合法繼承人、被許可使用人、受讓人、與商標專用權人有投資關系或監管關系的人、商標質權人等。申請人為利害關系人的,應當提交證明其與所主張的在先權利存在直接利害關系的文件,例如許可使用合同、代理合同、經銷合同、特許經營合同、轉讓合同、委托創作合同、經紀合同、出資證明、權利轉讓受理通知書、地理標志所標示地區的相關經營者證明等。
(四)異議人提交的主體資格證明文件應當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證據鏈是個很生動的比喻,意味著證據就像鏈條,之間應環環相扣。證據鏈是否完整就是指證據的運用能否合乎邏輯的證明待證事實,是否具有說服力。證據相互之間應具有有機的聯系,借助這種有機的聯系,能夠把整個事實貫穿起來,讓人做出綜合判斷。
實踐中,證據鏈不完整的問題比較集中的情形之一是在先使用商標的證據,此類證據應當具備三個要素:一是要有商標的使用情況,即能證明商標的使用符合商標法第四十八條的定義,將商標標識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或者將商標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用于識別商品的來源;二是要能體現商標的使用人,即能證明異議人是商標使用人或者與被使用的商標存在利害關系;三是要有商標的使用時間,即能證明商標的使用時間早于被異議商標的申請時間。
來源網絡,侵刪
特訊提供以下服務:
—————————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深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國家高新優惠政策】【國家高新企業入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創業資助項目申報】【創客創業資助項目】【技術攻關項目申報】【企業研究開發資助】【深圳中小微備案】【委托無息借款項目】【知識產權貫標申請】【企業培育項目資助】【創客空間項目申報】【高企貼息貸款】【軟件著作權登記】【軟件著作權變更】【軟件產品登記】【發明專利申請】【外觀專利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國內商標注冊】【產學研院校對接】【企業技術中心認定】【高層次人才認定】
十年以上項目申報經驗,6天完成申報項目,全程跟蹤輔導服務,透明合理,申報成功后付款!
上一篇: 商標異議程序定位
下一篇: 關于商標異議申請指南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