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9xh3r"></listing>

      <th id="9xh3r"><sub id="9xh3r"></sub></th>

      <video id="9xh3r"><big id="9xh3r"><nobr id="9xh3r"></nobr></big></video>
        <output id="9xh3r"></output>

        項目申報資助認定企業補帖一站式創新企業高效服務平臺
        高品質服務高成功率全流程跟蹤一站式解決方案

        10年100億元支持原始創新 由科學家主導、騰訊出資、獨立運營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開放申報

          昨日,騰訊宣布本月起至9月30日,“新基石研究員項目”首次開放申報。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由科學家主導、騰訊出資、獨立運營,是聚焦原始創新、鼓勵自由探索、具有公益屬性的新型基礎研究資助項目,于今年4月30日正式發布。騰訊將在10年內投入100億元,長期穩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學家潛心基礎研究、實現“從0到1”的原始創新。

          該項目嚴格遵循“科學家主導”的原則,設立科學委員會作為核心機構,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擔任首屆科學委員會主席,其他三位委員分別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謝曉亮,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張杰。

          項目設置數學與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學兩個領域,并鼓勵學科交叉研究;資助類別分為兩類:實驗類每人每年不超過500萬元,理論類每人每年不超過300萬元,并連續資助5年;2022年度該項目計劃資助60人,申報人可通過項目官網進行申報。

          與任務驅動的項目制研究不同,該項目最鮮明的特色是“選人不選項目”。這意味著不對獲資助的“新基石研究員”設置明確的研究任務,不考核論文數量,也不限定必須拿出成果的期限,審核包容且靈活。此外,該項目只專注支持基礎研究,而不是偏應用或即將成果轉化的科研領域。

          “雄心勃勃、年富力強、敢于擔當、敢于在人類未達之境全力以赴探索,這就是我們要支持的科學家。”施一公表示,以人為本,放眼長遠,前提是客觀公正地評價申報人的科學能力與科學品位,選擇最具探索精神的申報人。

          據了解,未滿55歲、擔任博士生導師5年以上、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地區全職工作,并且每年投入科研工作時間不少于9個月、承擔基礎研究課題一線研究,以及未申報2022年度“科學探索獎”者都可以申報。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技術的源頭,中國基礎研究盡管已取得長足進步,但“從0到1”的原始創新能力亟待提升。“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的設立,正是為了補齊這一短板,為研究人員“十年磨一劍”創造安穩的科研環境。

          潘建偉表示,原始創新是基礎研究中最難的工作,自由探索難以預測、難以規劃、風險極高、耗時漫長,往往不容易得到穩定資助,科學界一直期待有足夠穩定的資助。

          謝曉亮、張杰等院士表示,希望該項目能讓科學家心無旁騖地投身科學研究,不必為尋找資源而疲于奔命,同時對改善我國基礎研究生態帶來重要影響,期待10年后涌現一批在相關領域有引領作用的科學大家。

          據了解,本年度“新基石研究員項目”資助名單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公布。

        文章來源:深圳特區報http://sztqb.sznews.com/PC/content/202207/06/content_12

        wenzhang

        蜜臀国产在线视频|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99riAV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七七七久久久久人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listing id="9xh3r"></listing>

            <th id="9xh3r"><sub id="9xh3r"></sub></th>

            <video id="9xh3r"><big id="9xh3r"><nobr id="9xh3r"></nobr></big></video>
              <output id="9xh3r"></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