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文章
- 臨沂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_臨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024-11-25
- 人才培養項目申報_人才培養項目申報理由2024-11-25
-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_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2024-11-25
- 申請高新技術公司_申請高新技術公司中介2024-11-25
- 如何申報非遺項目_如何申報非遺項目范本2024-11-25
- 廣東省人文社科省級課題項目申報_廣東省人文社科省級課題項目申報流程2024-11-25
廣東省司法廳出臺18條舉措 助力廣東企業爬坡過坎渡過難關
深圳特區報廣州7月18日電 (記者 嚴俊偉 通訊員 粵司宣)為深入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廣東省司法廳出臺《關于強化助企紓困法治服務保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從制度供給、行政執法、法律服務等三個方面提出18條具體舉措,用“法治組合拳”助力廣東企業爬坡過坎、渡過難關。
為進一步用好制度手段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推動出臺版權、地理標志、粵菜產業發展、家政服務、地方金融監督管理等關系企業發展和企業權益保護的法規規章,為更大力度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面向企業、行業協會、商會等遴選一批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搭建政府立法聽取企業意見“直通車”;組織政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對本級政府有關助企紓困、穩增長、穩外貿、保就業等重大決策事項、重要行政措施開展法律論證,及時提出法律意見建議。
緊扣為企業減負降壓,《若干措施》提出,深入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堅決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事項,切實減輕企業辦事負擔。大力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準確適用輕微免罰、無過不罰、首違不罰等規定,加快制定省、市兩級首批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全面推行涉企“綜合查一次”,避免多頭檢查、重復檢查;探索執法“觀察期”制度;推廣應用非現場執法系統,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不必要的干擾。
為快速響應企業法律服務需求,《若干措施》提出,依托公共法律服務語音、網絡和實體三大平臺,加強涉企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深入推進律師進園區工作,健全律師服務民營企業“千所聯千會”長效機制,推進“法治體檢”常態化、制度化;加快亞太經合組織在線爭議解決平臺(APEC-ODR平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珠澳跨境仲裁合作平臺建設,為大灣區企業提供國際化、優質高效的仲裁法律服務。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動,深入開展法律援助申請“市域通辦”,切實維護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新模式新業態勞動者等特定群體合法權益。
文章來源:深圳特區報http://sztqb.sznews.com/PC/content/202207/19/content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