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未病’的生物基礎與數學表征”項目)
關于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未病的生物基礎與數學表征項目)的申報通知
一、科學目標
聚焦重大疾病前期“亞健康”狀態,闡明“未病”的生物學基礎,構建表征“未病”狀態共性規律的數學體系,明確可定量表征“未病”狀態的客觀指標,通過臨床驗證形成“未病”狀態的診斷方法和干預手段,實現對“未病”的精準診斷及疾病早期預警,建立中醫科學研究的新范式。
二、擬資助研究方向
(一)闡明“未病”狀態的生物學基礎
運用生物學、信息學等方法,結合宏觀體征信息和生物樣本檢測,研究“未病”發展的演變過程和內在規律,辨識“未病”狀態的宏觀體征模式、微觀關鍵分子及其復雜網絡,系統性建立“未病”臨界狀態和“未病”-“已病”發展過程的生物標志物譜圖,鑒定“未病”到“已病”狀態進展的關鍵因素并闡明相關分子機制,多維度解讀“未病”的整合生物學基礎。
(二)構建“未病”狀態共性規律表征的數學模型
基于“未病”狀態的多維動態數據,發現“未病”宏觀體征與微觀狀態變化的映射關系,建立“未病”狀態的宏微觀量化方法,構建表征“未病”狀態的動態網絡化模型,發展臨界慢化的數學理論,刻畫系統失穩前的“未病”臨界狀態,建立“未病”-“已病”轉化的網絡模體數據庫,揭示“未病”臨界轉變的共性規律。
(三)推動“未病”表征體系的臨床驗證與應用
基于“未病”狀態的臨床隊列與多組學數據庫,開發“未病”狀態的智能診斷和預警模型,驗證臨床模型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創新“未病”狀態的干預方式,建立重大疾病診療的新體系。
三、資助期限和資助強度
本專項項目資助期限為3年,項目研究期限應填寫“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本專項項目總經費1500萬元,每項資助額度約300萬元。
鼓勵申請人積極開展合作研究,申請書研究內容包含項目指南的全部資助方向,凝練明確的科學問題,具有顯著交叉特點和獨特研究范式。
四、申請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資格
1.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申請人進行申請。
(二)限項申請規定
1.本專項項目從申請開始直到自然科學基金委作出資助與否決定之前,不計入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承擔總數2項的范圍;獲資助后計入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承擔總數的范圍。
2.申請人和參與者只能申請或參與申請1項本專項項目。
(三)注意事項
1.為實現專項項目總體科學目標,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
2.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專項項目多學科交叉,將不定期地組織學術研討會,獲資助的項目負責人必須參加該學術交流活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交叉科學部
2022年11月3日
為你推薦
-
項目申報300萬
深圳市寶安區科技創新局
項目結束時間:2024-11-19 -
項目申報100萬項目結束時間:
-
項目申報100萬項目結束時間:
-
項目申報10萬
福田區商協會備案
項目結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