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9xh3r"></listing>

      <th id="9xh3r"><sub id="9xh3r"></sub></th>

      <video id="9xh3r"><big id="9xh3r"><nobr id="9xh3r"></nobr></big></video>
        <output id="9xh3r"></output>

        項目申報資助認定企業補帖一站式創新企業高效服務平臺
        高品質服務高成功率全流程跟蹤一站式解決方案

        【工業設計發展】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征求廣東省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工業設計發展)管理實施細則意見的通告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征求廣東省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工業設計 發展)管理實施細則意見的通告

          為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意見》(粵發〔2023〕7號)有關部署要求,規范省級工業設計發展資金管理,我廳起草了《廣東省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工業設計發展)管理實施細則意見》(征求意見稿)(見附件)。

          現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請于2023年6月30日前將有關意見書面反饋我廳(生產合作處)。以單位名義反饋的需加蓋單位公章并提供聯系方式,以個人名義反饋的需附上姓名及聯系方式。來信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吉祥路100號(郵政編碼:510030);聯系人及電話:梁家中,020-83135953。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3年6月21日

          廣東省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工業設計發展)管理實施細則

          (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范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工業設計發展)(以下簡稱“工業設計資金”)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意見》(粵發〔2023〕7號)、《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修訂)的通知》(粵府〔2023〕34號)等規定,結合我省工業設計發展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本實施細則所稱工業設計資金是指由省級財政預算安排,專項用于支持我省工業設計發展及相關人才培育的資金。

          第三條 工業設計資金管理和使用堅持依法依規、公平公正、突出重點、科學分配、績效導向、規范管理的原則。

          第二章 職責分工

          第四條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是工業設計資金的省級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工業設計資金預算申請,制定各地市分配方案、績效目標和任務清單,下達資金項目計劃;按要求對資金支出進度和績效運行進行日常跟蹤監督,組織開展績效自評等工作;指導各地市做好工業設計資金項目組織實施等工作。

          第五條 省財政廳負責工業設計資金預算管理,按規定下達撥付工業設計資金,按要求組織實施資金財政監督檢查,審核全省工業設計資金績效目標,組織實施重點績效評價等工作,將工業設計資金使用管理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等運用于預算編制和資金安排等。

          第六條 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組織工業設計資金項目申報、驗收(審核評價)和評審,負責遴選確定支持項目及支持項目的獎勵比例和額度,負責項目的公示以及項目計劃下達、信息公開等工作,負責資金支出進度和績效自評,接受審計、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等。

          第七條 地級以上市財政部門負責按規定及時下達撥付項目資金;接受省級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等。

          第八條 項目承擔單位負責項目具體實施和資金預算執行,配合開展監督檢查、績效評價、審計工作。

          第三章 支持范圍和方式

          第九條 支持對象:

          (一)支持工業設計發展的項目申報單位及項目應滿足以下條件:

          1.項目承擔單位為在廣東省內登記注冊且在廣東生產經營、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誠信經營、依法納稅的企事業單位或其他組織。

          2.項目應符合國家和省產業政策,實施地在廣東省境內,項目方案須合理可行或已完成并取得成效。

          3.項目投資未獲得過省財政資金的支持,且未獲得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財政資金支持。

          4.同一申報主體同一年度同一方向原則上只能申報一個項目。

          5.年度申報通知(指引)明確的其他條件及要求。

          (二)支持省內企業引進培育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

          (三)省委、省政府決定扶持的其他項目。

          第十條 支持范圍:

          (一)支持提質增效。重點支持我省優勢傳統產業、戰略性產業集群及其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和工業基礎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共性問題等進行設計提升,支持推廣應用共性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標準,普及應用工業設計服務,帶動上下游產業創新發展。

          (二)支持載體建設。重點支持制造業企業建設工業設計中心或成立獨立的設計機構,圍繞品牌、研發、生產、售后等環節應用工業設計,支持企業結合產業特點開展工業設計研究院建設,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支撐、成果轉化、交流合作等功能,爭創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

          (三)支持成果轉化。重點支持省內戰略性產業集群、優勢傳統產業、工業設計等領域的鏈主企業、龍頭骨干企業、機構為我省制造業企業提供整體設計服務,積極引導設計機構、院校、協會開展大型設計產業對接活動,推動工業設計成果轉化落地,加快實現對制造業發展的有力支撐。

          (四)支持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工業設計。重點支持珠三角地區工業設計企業、機構和行業組織等向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拓展業務、設立分支機構或其他設計載體,積極為當地中小企業提供產品差異化、品牌個性化等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工業設計服務,助推當地產品升值、產業轉型升級。

          (五)省委、省政府確定扶持的其他事項。

          第十一條 支持方式:

          (一)工業設計能力建設項目以事后獎勵方式為主,獎勵比例由各地級以上市根據競爭性評審遴選后的項目額度等因素確定,單個項目獎勵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具體可結合當年預算額度及入庫項目情況確定:

          1.對認定為國家、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并符合條件的建設單位予以事后獎補,省級每家支持不超過400萬元,省級研究院成功創建國家級研究院后再支持不超過600萬元。

          2.推動制造業企業建設企業工業設計中心或獨立的設計機構,對符合條件的省級工業設計中心設計能力建設項目按照不超過新購置研發儀器設備(含配套軟件)總額40%的比例按規定予以補助,珠三角地區單個項目補助不超過500萬元、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單個項目不超過300萬元。

          3.對珠三角地區實力較強的設計企業、機構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設立的設計服務機構或其他設計載體,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設計服務,按照不超過服務機構項目投入總額的50%補貼,每個項目支持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4.遴選支持省內優勢傳統產業、二十大產業集群的鏈主企業、工業設計領域的龍頭、骨干企業或實力較強的機構為我省制造業企業提供整體設計服務,按照不超過項目簽約費用的30%獎補(不含稅),每家產業服務企業(機構)支持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5.支持省內設計機構、院校、協會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分別開展大型設計產業對接活動,按照不超過項目活動費用的50%獎補(不含稅),每場活動支持不超過300萬元。

          (二)緊密對接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發展需求,突出重點關鍵產業領域,聚焦高層次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省內企業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按照相關政策落實人才生活補貼。

          (三)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其他支持方式。

          第四章 資金預算編制及執行

          第十二條 工業設計資金全面實行項目庫管理,未納入項目庫的項目,原則上不安排預算。

          第十三條 項目申報:

          (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下發年度工業設計資金項目入庫通知或指南,明確申報條件、支持范圍、支持方式和支持標準等。

          (二)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結合本地實際制發本地市工業設計資金項目申報通知或指南,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織本地區企業項目申報。

          (三)項目承擔單位根據申報通知提交申請至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項目承擔單位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第十四條 項目審核:

          (一)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規定受理項目單位提交的項目審核評價和資金項目申請,根據項目單位申請自行或按程序遴選符合資質要求的第三方機構成立專家組開展審核評價、競爭性評審、現場核查等,遴選符合條件的項目。

          (二)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規定對評審通過項目實施內部復核,按規定程序經集體研究審議并報批后確定入庫項目,并按照輕重緩急程度進行綜合排序。同時,組織上線填報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相關系統,按程序在規定時限內正式行文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入庫項目不等同于最終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

          第十五條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原則,結合相關政策、制度規定等,編制各地市工業設計資金分配方案,制訂任務清單和績效目標,按規定程序進行報批、公示后在規定時限內下達資金項目計劃。省財政廳按規定下達資金。

          第十六條 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應按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工作要求,在規定時限內按程序下達本地市工業設計資金項目計劃,細化績效目標;同時將本地市工業設計資金項目計劃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備案。地級以上市的各級財政部門按規定下達撥付資金。

          第十七條 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要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履行資金項目管理主體責任,按照“誰評審、誰負責”原則切實抓好項目競爭性評審和遴選,加強項目審核把關,提高資金分配合理性,防止“報大數”和資金項目申報騙補。

          第十八條 工業設計資金預算編制具體按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管省級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編制流程執行。

          第五章 監督檢查及績效評價

          第十九條 除涉及保密要求或重大敏感事項不予公開的內容外,工業設計資金分配、執行和結果等全過程信息按照“誰制定、誰分配、誰使用、誰公開”的原則予以公開。主要內容包括:

          (一)工業設計資金管理實施細則;

          (二)工業設計資金申報通知;

          (三)工業設計資金分配結果;

          (四)工業設計資金績效評價和審計結果;

          (五)接受、處理投訴情況;

          (六)其他按規定應公開的內容。

          第二十條 建立包括績效目標申報審核、績效跟蹤督查和績效評價的績效管理機制。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指導、審核地級以上市報送的績效目標,制訂全省工業設計資金績效目標,按規定做好績效評價有關工作等。省財政廳負責審核全省資金績效目標,按規定做好績效評價有關工作,將績效評價結果運用于預算編制等工作。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制訂并申報本地的工業設計資金績效目標,根據省指導意見修改完善績效目標信息,落實績效跟蹤督查和績效評價等工作。

          第二十一條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全面監控并適時開展督促檢查,并將督促檢查情況報告抄送省財政廳;省財政廳適時開展監督核查;檢查核查結果運用于預算編制等工作,發現違規違法行為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第二十二條 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組織做好本地市工業設計資金項目的績效自評工作,會同財政部門落實績效跟蹤督查和績效評價等工作。

          第二十三條 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項目承擔單位應自覺接受人大、財政、審計、監察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四條 工業設計資金管理實行責任追究機制。按照“誰審批、誰負責”和“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對資金申報和使用管理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的單位、個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427號)等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涉及違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五條 本細則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負責解釋,可視有關工作要求或相關評估情況進行調整。

          第二十六條 本細則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wenzhang

        蜜臀国产在线视频|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99riAV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七七七久久久久人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listing id="9xh3r"></listing>

            <th id="9xh3r"><sub id="9xh3r"></sub></th>

            <video id="9xh3r"><big id="9xh3r"><nobr id="9xh3r"></nobr></big></video>
              <output id="9xh3r"></output>